過去,天文學教科書都教導說,夜空中每五個光點,就有三個是相互環繞的成對恆星,亦即「雙星系統」(binary
system)。不過,這項統計數據是20世紀初當天文望遠鏡的功力還不夠雄厚時,對較亮的可見恆星的觀測結果。亮度較大的恆星相對而言數目較少,在銀河系,這樣的恆星系統只佔15~20%。這五年來,經由更為靈敏儀器的探測,發現了更昏暗也更普遍的紅矮星系統。目前為止,這些系統中只有1/4是雙星系統,算一算,在目前所知道的恆星?
t統中,有2/3都是孤零零的紅矮星。美國哈佛史密森尼天文物理中心的拉達(Charles
Lada)說:「如此一來,目前很多理論要解釋單星系統的形成,就容易多了。」這個結果對於恆星形成理論將有所助益,最近將發表於《天文物理期刊通訊》。
圖說
紅矮星是恆星中最為普遍的一種,而且通常是單獨出現(此為假想圖)
【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6年5月號】
|